2017年8月22日星期二

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长来华 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制度获国际认可

  【财新网】(记者 刘佳英)8月3日上午,在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的会议室内,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大多是国际器官移植界的权威专家,此次到访是为了解中国的器官移植发展情况。在这些“特殊客人”的见证下,基金会还获得了来自泰和医疗集团的1亿元捐赠。
  在场的客人包括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长马塞洛·S·索龙多、世界卫生组织器官移植主管官员何塞·努涅斯,教皇科学院院士,国际器官移植协会前任主席、世界卫生组织器官移植顾问弗朗西斯·德尔莫尼克,国际器官移植协会现任主席南茜·阿舍等人。他们的出现,意味着国际器官移植学界对中国公民自愿捐献器官新制度的认可。
  在捐赠仪式上,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介绍,泰和医疗集团的捐赠创下了中国器官移植领域单笔最大的捐款记录,该笔赠款将用于完善器官捐献与救助体系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并推进器官移植领域的医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阳光下的器官捐献制度
  在8月3日上午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举办的中国器官捐献、移植事业发展情况说明会上,听闻讲者介绍中国公民捐献器官数量大幅上升等事实以及公民捐献器官的故事时,马塞洛·S·索龙多两次带头鼓掌。
  自2015年政府宣布全面停用死囚器官以来,中国的器官移植开始进入阳光地带。截至2017年7月16日,来自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全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为29.38万人,实现捐献1.25万例,共捐献器官3.45万个。预计2017年当年,公民逝后器官捐献将超过5000例,能完成近1.5万例器官移植手术。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简称COTRS系统)主任王海波介绍称,中国已在器官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器官移植、移植后的登记及监管等五个方面,建立了相对规范的体系,确保整个器官移植的过程公正、透明,而这也是近几年,中国每百万人口逝后器官捐献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7年年初,在于梵蒂冈举行的“反对器官买卖全球峰会”上,黄洁夫也曾受邀向世界各地的宗教界和器官移植界领袖,介绍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的进展,其发言被广泛关注。而此次王海波在中国移植发展基金会所作的报告,再次获得到访专家的认可。
  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长马塞洛·S·索龙多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表示,中国正按照国际准则完善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取得了很多成就,这将敦促其他国家遵守规则,今后随着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经验在国际器官移植界,将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
  国际器官移植协会现任主席南茜·阿舍则认为,政府支持促使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不断进步,到中国以旅游为名做器官移植的乱象已经越来越少,而且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使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在出现术后的排异反应时,更及时地得到治疗。
    医务人员短缺
  中国在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制度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但在黄洁夫看来,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他说,“这是一场长征”。
  黄洁夫表示,每年大概有30万人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救命,但实际上2016年只有1.3万人最终获得了机会,2017年估计有1.6万人。
  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没有那么多心移植医生,没有那么多肺移植医生,没有那么多医院”,黄洁夫曾告诉财新记者,现在中国器官移植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具有移植手术能力的医生稀缺,另一方面是器官移植费用很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比如肺移植手术需要60万元。
  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据南茜·阿舍介绍,器官移植都面临医生短缺、手术费用较高的问题,只是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看起来问题比较突出。另一名国际器官移植界专家则表示,中国可以将肾病治疗中心和肾移植中心对接起来,把丙肝的治疗和肝移植对接起来,这将利于及时发现具有器官移植需求的患者,并把他们的需求和器官捐献的供给相匹配。
  据黄洁夫透露,此次由泰和医疗集团捐赠的1亿元人民币,就将用于扩大器官捐献协调员的队伍,增加具备移植手术资质、能力的医院,预计今年能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医院将从173家增加至200家左右。在黄洁夫看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将取得更多进步,因为这“让生命在阳光下延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